第三十六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議程

发布日期:2018-11-12

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、香港中文大學—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、

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、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泛珠三角研究基地

合辦

 

第三十六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

 

日期:2018年11月10日—11月11日

地點: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三樓會議室

 

2018年11月10日(星期六)

 

一、8:30-10:00

主持兼評論:周坤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劉方進(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)

題目:  清代桂林交通與區域社會研究

 

茶歇(10:00-10:20)

 

二、10:20-11:50

主持兼評論:楊海源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潘博成(台灣交通大學)

題目:   城市文化中的國家:共和國初期廣州博物館與展覽會

 

午餐(11:50-13:00)

 

三、13:00-14:30

主持兼評論:谢宁静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李秋香(南昌大學歷史系)

題目: 政治參與與地方實踐:南宋廬陵名士胡夢昱研究

 

四、14:30-16:00

主持兼評論:李夢冰(東北師範大學)

報告人:馮慧鑫(武漢大學)

­題目:  紳士的成長與清代江漢平原地方社會變遷——以天門熊氏契約文書為中心的研究

 

茶歇(16:00-16:20)

 

五、16:20-17:50

主持兼評論:鄭大超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王萌穎(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)

題目:  寬嚴之間:山東濰縣集中營內部管理研究(1943-1945)

 

 

 

2018年11月11日(星期日)

 

六、8:30-10:00 

主持兼評論:屈斌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王磊(廈門大學歷史系)

題目:  18至20世紀初歸化城土默特的地權結構——基於契約文書的分析

 

茶歇(10:00-10:20)

 

七、10:20-11:50

主持兼評論:王洪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陸玲(香港科技大學人類學系)

題目:  家庭、廟宇與社區:白族村落中的社會組織與地方特性

 

午餐(11:50-13:00)

 

八、13:00-14:30

主持兼評論:何苗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)

報告人:齊超儒(上海師範大學)

題目:  自治、權力與地方秩序——以清末民初嘉定為中心

 

九、14:30-16:00

主持兼評論:馬文睿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祁桂娟(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)

題目:  環青海湖遊牧族群的信仰與社會變遷——以青海湖祭海儀式為視角

 

茶歇(16:00-16:20)

 

十、16:20-17:20

圓桌討論

主持人:曾旭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引言人:所有報告人

 

 

注:每場報告中,報告人報告時間為30分鐘,然後由評論人進行評論,時間为10分鐘,其餘為自由討論時間。